事无巨细包办孩子的一切,把自己的生命、财富、地位、时间、经历全都交给孩子。
可到以色列后,看她手忙脚乱做好饭,给三个大孩子一碗一碗装饭时,邻居实在看不惯,当众“说”了孩子们一顿:
“你们怎么能像客人一样看着妈妈忙忙活活,也不伸把手帮帮妈妈?怎么能一动不动等着妈妈来伺候你们?”
扭过头,还训斥她这个当妈的:
“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。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,但是,爱孩子要有分寸、有原则、有方法。”
一番毫不留情面的训言,瞬间点醒了沙拉。
原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包揽不让孩子做,不是爱而是害。
自此,沙拉改变爱的方法,最后培养出两个出色儿子,还写下风靡全球的《特别狠心特别爱》。
在她看来,真正为子女幸福着想的父母,要狠下心藏起一半的爱,必要时懂得撤退和放手。
尤其是青春期,孩子长大懂事了,只有父母“狠心”,教育才能发挥出功效。
松一松手,让孩子扛起自己的担子
偶然看到“老戏骨”张洪杰的采访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。
采访中,满头白发、年过七旬的他,一脸无所谓,甚至有点得意讲述着自己仨儿女轮流“啃老”的经历。
退休后,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每个月能领多少钱。
老三还没结婚,退休金由老大老二轮番领取。
后来老三结婚了,就归他领,如今钱就成了孙子、儿媳的。
理由很简单,因为他们没工作没钱,得让他们花。
这还不算什么。
早些年,他就掏钱帮家里所有晚辈买房、买保险,确保他们50岁后都能领到钱,衣食无忧。
别人说他孩子啃老,他坚决不同意,口口声声表示“父母本身活的都是孩子”。
然而,他的牺牲、付出和包办,换来的却是:
老伴瘫痪卧病在床,全靠他一人拍戏赚钱治病,十几个晚辈没人帮他,反而对他“虎视眈眈”。
看到这,不禁感慨:
什么都帮孩子搞定,只会剥夺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,还扼杀他的责任心。
没责任心的孩子,吃得再好穿得再暖,心理长不大,永远扛不起属于自己的担子。
父母能给孩子许多爱,但替代不了孩子长大。
只有松手,给孩子“为自己负责”的机会,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,有些事情得自己承担。
有次去邻居家,一进门就看到她那人高马大的儿子趴在阳台边上,清洗防盗网。
坦白说,真的很少见有青春期孩子愿意干这么累的活,可孩子没觉得什么,洗完就去厕所继续刷马桶。
闲聊之下,才得知,每个周末,孩子们都要干家务活。
不是清理厨房,就是洗厕所扫阳台窗户。
虽然家里有保姆,但邻居仍旧坚持这么安排,就是要孩子知道,自己的家得自己来清扫。
做家务活的同时,也在提醒孩子:没有谁能心安理得住在舒适温馨的家,想要收获,就得学会付出。
听完邻居的分享,再看看卖力的孩子,真想当场点赞。
这样“训练”出来的孩子,以后不管去到哪里,一定有比别人有更多的自信和担当。
父母放手,孩子动手,这就叫成长。
退一退位,让孩子构建自己的人生坐标
看过一个视频,里面中山大学女孩阿玹自嘲是“985废物”:
考上人人羡慕的大学,随大流报专业,结果一进去,发现专业的内容太难,根本学不会。
加上不感兴趣,到了大二更加心灰意冷,觉得自己“就这样了”,只想混下去。
好不容易在话剧社团找回些成就感,萌发出想读艺术类的研究生。
可跟妈妈讲完后,妈妈并不理解,几乎没有经过太多思考就直接否定掉,认为艺术只能算是爱好,不能当成职业。
劈头盖脸一泼冷水,不知道又浇灭了她多少热情。
现实中,太多像她这样的孩子,十二年寒窗苦读,好不容易凭借优异的成绩一脚迈进高等学府。
以为人生从此被改写,成为“人中龙凤”,谁知道,高手如云的大学里,自己渺小又迷茫,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
从小到大,他们习惯按部就班,怎么走怎么学都是父母在规划、指挥。
结果离开父母,没有参谋,瞬间乱了方向,没了安全感,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走不下去了。
归根到底,他们的迷茫,跟从小没有太多选择有关。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,想要这些锦衣玉食下的孩子摆脱哀愁的办法,就是让他们“辽阔”起来,帮他们建立人生坐标。
让孩子有机会选择,他才会真正长大。
还记得两年前那个考上北大考古系的湖南女孩钟芳蓉吗?
高考676分、湖南文科前十,这两个响当当的成就足以让她在北大挑一个最好的专业。
可她执意报读考古学,不理会旁人的“惋惜”,坚定自己的选择。
这背后,是父母从小到大对她的尊重、支持,给她足够的底气坚持这条看似“没前途”的路。
比起其他同龄人,她无疑更有大智慧,选什么要什么,由自己说了算。
很多时候,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未来那份寄予厚望的用心良苦。
只是无论多想帮孩子做决定,都不可能一辈子是孩子的领导,只能是参谋、军师。
孩子的人生还是交给他自己负责,让他学会支配、选择和决定。
唯有自己,孩子才能遵从内心,以自己独特睿智的方式,找寻到人生坐标,勇往向前。
停一停步,让孩子独立走自己的路
不妨回想一下那些年陪伴孩子成长的瞬间:
可爱的宝贝刚开始学走路,做父母的是不是双手一直向前伸,想着随时接住宝贝不让他摔倒;
孩子第一天进学校,是不是三番五次检查书包、鞋子、校服,确保不出任何差错;
等他再大一点,提出要自己上学,父母是不是嘴里说同意,结果还是悄悄躲在后面跟着一路?
孩子一天天长大,和父母的距离渐渐拉开,这本是自然规律,必然的阶段。
如果总是把孩子当成儿时那么弱小、敏感,总是形影不离,成天围着他转,孩子会怎样呢?
吃什么用什么都等着父母准备好,鸡蛋不会剥鞋带不会系,遇事就哭爹喊娘。
如此一来,又怎么期待孩子离开家后能独当一面、独立自主呢?
刘墉在《创造自己》中写道:
“一个成熟的人,最基本的表现是他关心自己的前途,也创造自己的未来。
他不再是什么都指望父母解决,而有了独立的能力。”
这让我想起了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和女儿的一段经历。
女儿小学五年级参加夏令营时,要离开家十二天。
刚开始她和丈夫每天都等女儿的电话,想知道女儿过得好不好,可到了第三天,女儿说自己每天事情很多,排队等着打电话的人也很多,就不天天打电话了。
后来听很多父母讲,因为放心不下,特地驱车两小时去营地看孩子。
孩子没见着,倒是父母自己哭了起来。
听完后刘称莲无比感慨:明明想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,结果反倒是父母不肯放手让孩子独立。
到了女儿初一参加7天军训时,她压根不过问女儿的情况,没接到一个电话,心里依旧坦然轻松。
事实上,女儿表现非常出色,自理能力也不错。
初中三年,不是独自骑自行车上学,就是坐公车回家,完全不需要父母操心。
孩子其实没大人想象那么弱,只需要远远地站在背后,给他一个机会,他才能得到锻炼,获得真正独立的能力。
父母的停驻、远距离守望,是给孩子感受一个独属于自己世界的最好的爱。
其实同为青春期孩子的妈妈,陪伴儿子这13年里,我无数次在反思:
很多时候,知道自己要放手,不能太焦虑,多一些顺其自然,静等花开。
可一看到孩子和自己意见不同,成绩下滑,极有可能上不了好的学校,就忍不住和他杠起来。
结局往往是更加糟糕的两败俱伤。
唯一的有用的做法,还是得常常调整自己,把自己放低一点,学会平等看待孩子。
他,已经不再是那个整天屁颠屁颠跟在父母屁股后面的小宝宝,而是羽翼日渐丰满、随时会离开、迈向新旅程的“小大人”。
小时候,父母可以给他的是强烈炙热的亲密的爱。
他长大了,能做的就是“狠心”,得体的退出,再不舍,也只能默默目送。
这一份“放手”,早已命中注定。
唯有带着祝福看着他的背景渐行渐远,才能许诺他一个真正美好、自由的未来。
学会分离,是为人父母者最深沉的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