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头条资讯  >  本地  >  孩子总是宅在家里,不愿和人交流就是内向?多数家长都搞错了
孩子总是宅在家里,不愿和人交流就是内向?多数家长都搞错了
2023年04月01日 15:02   浏览:788   来源:潮镜艺术

孩子总是宅在家里,不愿和人交流就是内向?多数家长都搞错了

知乎上,有位心理咨询师,接到过这样一封求助信。

来信者是名高中女生,说自己从小就怕与人接触。

前两年在家上网课,感觉还不错,如今一切恢复正常,她就得回学校。

一接触外人,她开始变得紧张局促,甚至话还没说,就开始脸红,恨不得立马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。

女孩试图向父母求助,坦言自己有点“社恐”,可爸妈听了后,只说:“你就是太内向了。”

更令她无助的是,爸妈还时常批评她不够开朗,像个榆木疙瘩。

无奈之下,女孩只能尽量把自己关在家里,寻求一点安全感。

针对女孩的经历,咨询师安慰她说:

“别难过,并不是只有你,害怕出门。在我国有46%的学生,表现出社交上的恐慌。只要进行合理的干预,大部分人的社恐都会缓解。”

看完这个案例,我忽然意识到,这种孩子,其实非常多。

家族聚会上,总有孩子躲躲闪闪,小一点的拽着妈妈,大一点的找借口回房间;

大家一起聊天,有的孩子能侃侃而谈,有的孩子只是默默听着;

学校组织活动,也总有孩子无论怎么鼓励,就是不敢参加……

为什么“社恐”越来越低龄化?孩子社恐,父母们要怎么办?


社恐娃,可不是害羞内向胆子小

美国心理学家埃伦•亨德里克森,讲过男孩吉姆的故事。

吉姆是典型的“社恐娃”,上课不敢回答老师问题,课间不敢跑出去玩。

碰上社区活动、演讲比赛,更是看不到他的半点身影。

甚至路上遇到熟人,他都慌忙躲到汽车后面,故意避开。

老师发现吉姆的异常,向他母亲反映情况。

结果,吉姆妈妈毫不在意,只说:“我儿子不过是有点害羞。”

后来,吉姆长大了,这份“害羞”,令他错过了喜欢的女孩,丧失了很多工作机会。

埃伦•亨德里克森说:社交焦虑的本质,是担心暴露,可不是简单的性格内向、害羞腼腆。

很多时候,我也以为孩子不愿和人接触,是喜欢独处。

可直到我看了下面这个实验,才恍然大悟:社恐和内向,根本就是两码事。

1980年,哈佛大学做了一个“儿童行为抑制”实验。

专家找来很多小孩,让他们一起做游戏。

一部分孩子积极融入,一部分孩子虽然很想参与,却在努力克制。

要么站在一边观望,要么紧紧抓着妈妈。

等这些孩子长到13岁,专家们发现,有行为抑制的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社交焦虑。

也就是说,社恐小孩长期处于压抑自我的状态,而这种压抑,在长大后,就表现为害怕。

说到这里,可能有家长会问:这不就是内向吗?

临床心理科医师李勇一针见血地指出:

社恐是一种心理疾病,而内向是一种性格特征。前者是焦虑、恐慌,后者只是不喜欢热闹。

举个例子:

学校正在举办某项课外活动,学生A很想参与,但他害怕自己出丑,担心被人指责,于是只能站在边上观看;

学生B本来就不喜欢这种活动,他更喜欢安静地看看书,听听音乐,于是也站在边上观看。

看上去,A和B是一样的,但他们的内在感觉却有着天壤之别。

作为家长,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“社恐娃”,归类为内向小孩。

我们要做的,是正视孩子的社恐,帮他分析成因,并寻找化解之道。


社恐孩子,多半有对挑剔的父母

前几天,看《心理访谈》,女孩小范令我印象深刻。

一开始,看到她大学毕业10年,还在家啃老,非常鄙视。

可当听她诉说自己不敢出门的缘由,我又十分同情。

小范说:“我不是不想飞,是父母剪断了我的翅膀,还回过头来怪我不会飞。”

从小到大,但凡她做点什么事,父母只会挑刺找毛病。

第一次做饭,妈妈说真难吃;

第一次表演节目,爸爸说唱跑了调;

毕业后本想去创业,爸妈又一起围攻,说:“你能干成什么事,别去丢人了。”

……

父母的一次次打击,一句句否定,令小范信心全无。

渐渐地,她不敢表达,不敢做事,更不敢接触外人。

武志红老师说,害怕社交的核心,是“被嫌弃”的不安。

在父母否定中长大的孩子,会陷入一种“错觉”——全世界都不喜欢我,只要有一点错,就会被指责。

然而,人无完人,谁又能保证时时刻刻完美无缺呢?

于是乎,孩子们只能选择不表现,不被看见。

在他们看来,只要不去接触人,就不会被人嫌弃。

16岁男孩小雨,最大的苦恼,就是“和陌生人说话”。

因为小时候,只要他说点什么,爸妈总会立刻纠正。

见人打招呼,妈妈嫌他叫错了人;和妈妈讨论作业,妈妈嫌他脑子笨;本想和爸妈谈谈,对方却不屑一顾:你那点事,有什么好谈的。

结果,到了青春期,小雨发现自己像哑巴一样,想说话却张不开嘴。

社会学上,将这种情况,定义为“脸红恐惧症”。

因惧怕被指责后的尴尬,孩子们启动了不成熟的防御机制——自我封锁与逃避。

没有人生下来就是“社牛”,尤其是小时候,我们每个人的社交技巧都很稚嫩。

如何与人沟通,怎么待人接物,需要长辈们的引导、鼓励和示范。

如果把贬低当激励,把挑剔当手段,只会让孩子在挫败中排斥整个世界。


缓解孩子的社恐,你只需这么做。

李玫瑾教授,在一期《圆桌派》上,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:

“想让孩子成功,家长就得从小让孩子脸皮厚一点。”

其实,就是通过言传身教,培养孩子的勇气 ,增强内心的能量。

微博超话#社恐孩子如何交友#中,网友@猫咪妈妈,分享了自己的方法。

一次,学校组织春游,女儿被安排为“午餐采购员”,需要了解全班同学都爱吃什么。

这天回家,女儿愁眉不展,对妈妈说:“我很想参与春游,可就是不好意思开口去问。”

网友没有急着指责或者安慰,而是简单地重复了孩子的话:

“你很想做点事,但不敢挨个同学问,怕被拒绝或是被戏弄。”

见女儿点了点头,网友接着说:“你只管去做,被拒绝又没什么损失,被戏弄就找老师帮忙。”

“万一,我搞砸了怎么办?”

“就算没弄好,只要认真做了,就没有错。”

第二天,女儿大胆地和同学接触,一圈交流下来,一切都顺利极了 。

@猫咪妈妈的留言区里,有位社会学教授留言说:

破除孩子的社交障碍,父母只需牢记三点:共情、鼓励、接纳。

就像@猫咪妈妈,重复女儿的话,是共情;让女儿放手去做,是鼓励;讨论可能的坏结果,是接纳。

另外,《如何克服社交焦虑》一书中,还给父母们提供了以下两点实际可操作的建议:

①“说食不饱”,带领孩子实践。

有时候,很多事情,我们自己都发憷,却硬推着孩子去做。

就比如工作时,你当众发言也会紧张,却指责孩子在外人前放不开手脚。

所以,想要孩子不社恐,父母先要给孩子做良好示范。

碰见邻居,友好地打个招呼;家庭聚会,融洽地沟通聊天;去朋友家做客,礼貌而不拘束;被人质疑,坦然接纳并理性判断……

我们要让孩子看到,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,人际关系也不难处理。

②用认知行为疗法,改变观念。

有研究证实:一个人的内在评判,往往会低估自己,而高估别人的看法。

你有没有这种经历?

小时候,穿新衣服去学校会不好意思;

回答错了老师问题,觉得所有人都在看自己;

偶尔说错话,以为别人会拿这事笑话自己一辈子……

结果呢,根本没有人那么在意我们这点事。

所以要告诉孩子,不要太紧张外界的看法,每个人最关注的都是他自己。

从认知上纠正孩子的内在评判,告诉他们没有那么多人盯着你。


心理学家阿德勒说:

由于人类天生的不安全感作祟,从出生开始,就会拼尽全力融入集体。

孩子社恐,短期看只是逃避人群,并不影响学习和生活。

但你发现没,社恐的孩子总是缺少快乐与拼劲。

他们仿佛被捆住了手脚,无法自由地奔跑。

更何况,从长期看,社恐会阻碍他们成年后的发展。

作为过来人,我们都知道成长是件辛苦的事。

但生活不也充满了乐趣,未来也可能有无数惊喜。

鼓励孩子走出去,去结交朋友,去表达自我。

唯有如此,孩子们才能有丰富的体验,像春天里的树苗,拔节生长。

与父母们共勉。

二维码.jpg



头条号
潮镜艺术
介绍
推荐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