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头条资讯  >  生活  >  除夕习俗
除夕习俗
2023年01月21日 10:26   浏览:2110   来源:镜报

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

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除夕”

法治君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!


贴春联

年夜饭

发红包

守岁

……

你一定已经非常熟悉这些除夕习俗了

但是关于它们背后的文化

你知道多少呢?




除 夕


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,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。“除夕”中的“除”字是“去;易;交替”的意思,除夕的意思是“月穷岁尽”。旧岁至此而除,来年另换新岁,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、消灾祈福。

周、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,皇宫里要举行“跳钟馗”“大傩”的仪式,击鼓驱逐疫疠之鬼,称为“逐除”。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,即小年夜;除夕为大除,即大年夜。




贴 春 联


春联亦名“门对”“对联”“桃符”等,是对联的一种,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。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

贴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。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春联的种类比较多,根据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批、春条、斗方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批”贴于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的地方;“斗斤”也叫“门叶”,为正方菱形,多贴在家具、影壁中。




拜神祭祖


除夕祭祖是重要习俗之一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,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。除夕,人们会摆上菜肴、倒上美酒,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。

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,有的到宗祠拜祖,有的在家中摆放祖先牌位、陈列供品,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。祭祖时多半做鱼肉碗菜,盛以高碗,颇有钟鸣鼎食之意。




年 夜 饭


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,又称年晚饭、团年饭、团圆饭等,特指除夕的阖家聚餐。

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,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。年夜饭丰富多彩,有各式各样的家乡美食和家常菜,是年尾最丰盛、最重要的一顿晚餐。

年夜饭当然也少不了一道鱼。鱼“余”同音,“年年有鱼”就是“年年有余”。我国南北各地的鱼肴甚多,如苏菜中的“荷包鲫鱼”、乌苏里的“油炸鳇鱼块”、川菜中的“瓣鲫鱼”、粤菜中的“香滑鲈鱼球”、湘菜中的“祁阳笔鱼”、京菜中的“醋椒鱼”、津菜中的“高丽银鱼”、东北菜中的“白松大马哈鱼”等,都是名响一地的鱼肴。




压 岁 钱


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,保佑平安。最初,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,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,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。

年夜饭后,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有的父母也会在夜晚子女睡熟后,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下。




守 岁


守岁,又称照虚耗、守岁火、照岁等。在除夕这一晚,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,以迎接新岁到来

古时,各地守岁的风俗不同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,即通宵守夜。如晋朝周处所著的《风土记》中说: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,称“馈岁”;长幼聚欢,祝颂完备,称“分岁”;终岁不眠,以待天明,称“守岁”。在有的地方,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后,点起蜡烛或油灯,围坐炉旁闲聊,通宵守夜,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



家里的年夜饭已经备好,祝大家都能欢欢喜喜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!

头条号
镜报
介绍
镜报
推荐头条